分化甲狀腺癌
雖然如此,在治療指引中也寫下了一個但書:若病患 > 45 歲、預期有顯微之殘存癌細胞,且預期對 I-131 反應不佳,則可以考慮體外放射治療。美國甲狀腺協會 (ATA) 的治療指引當中,也認為體外放射治療不需常規給予,但在局部晚期或是特殊組織型態的癌症中可以考慮。
局部復發高風險族群
不過即便在 T4a 當中,也有各種不同程度的侵犯,包括:
- 侵犯皮下軟組織 (Subcutaneous soft tissue)
- 侵犯返喉神經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RLN)
- 侵犯喉部 (Larynx)
- 侵犯氣管 (Trachea)
- 侵犯食道 (Esophagus)
不同部位的侵犯,會導致手術的不同,嚴重侵犯甚至需要做到全喉切除術。因此,即便同是 T4a 的疾病,其嚴重度仍有差別。
何時應使用體外放射治療 (EBRT)?
如上所述,目前並未有清楚的建議哪些病人應接受體外放射治療 (EBRT)。MDACC 的多科團隊會議共識認為,單獨返喉神經 (RLN) 侵犯者,或有氣管、食道侵犯,但只需單純削除 (Shave) 者,不需要 EBRT。但氣管、食道軟組織侵犯較明顯,需要整個切除 (en bloc resection) 者,則會建議 EBRT 治療。這篇研究中,就回顧了這些病人的治療成果。
研究者總共回顧了 88 位 T4a 的局部晚期分化甲狀腺癌患者。這些病人皆接受了完整的手術切除,並都有接受放射性碘 (Radioactive iodine, RAI) 治療。其中有 44 位只接受 RAI,另外 44 位則接受 RAI + EBRT。除了接受的術式不同之外,其他的疾病特性大致上相似。
EBRT 可降低局部復發率
若比較兩組的局部區域復發率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 RAI alone 組為 34%
- RAI + EBRT 組為 3%
可見 RAI + EBRT 的病人雖然復發風險較高,但因為加上 EBRT 的緣故,可以達到非常好的局部控制。
食道或氣管侵犯,為復發高風險因子
- 只有返喉神經 (RLN) 侵犯者,接受 RAI alone,五年局部復發率為 0%
- 有食道或氣管侵犯者,接受 RAI alone,五年局部復發率高達 49%
因此,在他們的團隊中,已重新檢討食道或氣管侵犯者,是否需要加上 EBRT,以降低局部復發率。
不影響整體存活
EBRT 毒性與副作用
但這份研究,的確給我們開始討論一個很好的出發點,尤其是幫助我們指認出高局部復發風險的病人,後續才能再討論是否給予更積極的輔助治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