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頭頸腫瘤] AJCC 第八版分期:HPV+ 口咽癌 (AJCC 8th Edition Cancer Staging Manual: HPV-mediated (p16+) Oropharyngeal cancer)

(本文由詹凱翔醫師撰寫,同步刊登於為癌飛翔 : 詹凱翔 醫師)


新版AJCC對於癌症分期其中一個很大的賣點(改變)就是在頭頸癌全面導入「人類乳突病毒(HPV)」這個重要因子。不只在最常見的口咽癌直接產生一個新的章節,將HPV有關的oropharyngeal cancer放在一起,另外,也影響unknown primary cancer的歸類。接下來,我們就先來介紹最新產生的「HPV-mediated (p16+) oropharyngeal cancer」相關重點。

適用對象


  • p16+ oropharyngeal cancer
  • p16+ unknown primary nodal positive disease (level II/III)

人類乳突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一種DNA病毒,大部分人對它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跟女性的子宮頸癌有關係。的確,部分類型HPV容易感染生殖器,導致癌前病變,甚至變為癌症,而這其中又以HPV 16及HPV 18這兩種類型最為有名。

而為何HPV會導致癌變呢?目前主要的理論認為HPV會產生兩種致癌蛋白質E6和E7,而這兩種致癌蛋白質會去使得另外的腫瘤抑制蛋白p53及pRb去活化,進而產生癌症病變。

2007年WHO轄下的IARC組織將HPV列為口腔癌的致癌因子之一。而後續的研究發現,HPV在頭頸部對於口咽癌的影響尤其重要,甚至可以說,直接決定病人後續癌症治療的預後

除了HPV致癌機轉及癌症預後外,可以發現全球目前在HPV導致的口咽癌比率節節上升,台灣目前罹患口咽癌的病人數也以每年約5%的比率往上攀升中


偵測方法


新版AJCC建議,所有口咽癌患者都應該檢測是否為HPV-mediated口咽癌。可是,我們知道檢測HPV有好幾個方法,包括使用ISH或PCR去測HPV DNA、IHC測E6/E7 protein、IHC測p16等。在效益評估下,本版本建議使用IHC去測p16,並且建議cut point為nuclear expression with ≥ +2/+3 intensity and ≥ 75% distribution。


原發不明癌症


在頭頸部有時候會發現淋巴結有鱗狀上皮細胞癌,但是就是找不到原發的區域。過往,針對這種癌症,我們用原本頭頸癌的分期去界定,至少第三期起跳。然而,本次改版針對位於頸部level II/III淋巴結轉移的原發不明癌患者,若是p16陽性且EBV-encoded small RNAs (EBER)陰性的患者,亦可適用本版本的癌症分期,就有可能落在第一或第二期喔。


TNM 規則



基本上在T的部分只有更動一個,那就是原本有T4b這種very advanced local disease的被拿掉了。現在只有T4單一種。

而N的部分分為兩種,一種是臨床用,一種是開刀後的。

臨床用,指的是靠影像來判斷分期,簡化成為單、雙、六。顆數不管,只看是單側、對側、或雙側,以及是否大於六公分。開刀後的淋巴分期更為簡單,只看顆數有沒有大於四顆。

總分期來說,只要沒有遠端轉移,就不會進入到第四期。也會因應是臨床影像還是開刀後的狀況,而以不同分期。下圖我們為大家整理為一個簡單的圖像化表格,應該看一眼就可以記起來了。


重點整理


  • HPV-mediated口咽癌發生比率逐漸上升,但是癌症預後較好。
  • 新分期適用於 p16+ 口咽癌或頸部原發不明癌 (level II/III)。
  • 沒有傳統 T4b 分項。
  • Clinical nodal:單雙六。Pathological nodal:四顆。
  • 除非遠端轉移,才算第四期。


參考資料


Edge, Stephen B.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New York: Springer, 2017. Print.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