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胸腔腫瘤] 胸腺瘤 (Thymoma) 需不需要術後輔助性放射線治療?


胸腺瘤 (Thymoma) 是縱膈腔腫瘤的鑑別診斷之一,占了所有縱膈腔腫瘤的 20%。雖然它在病理學上被視為是良性腫瘤,但是卻有一些惡性腫瘤的特性,例如會侵犯其他組織、局部復發、遠端轉移等。而真正病理學上惡性的胸腺癌 (Thymic cancer) 只佔了胸線腫瘤的一小小部分,卻比胸腺瘤來得兇惡許多。

由於胸腺瘤會復發的特性,手術切除之後,可以考慮加上輔助性放射治療。不過要對這種罕見腫瘤進行隨機臨床試驗不太容易,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大規模的試驗證明輔助性放射治療是否真的可以降低復發。

過去(好久以前!)的回溯性研究認為,對於 Masaoka stage II 以上的病人,加上輔助性放射治療應有降低復發的效果

不過比較新的一些回溯性研究對於 stage II 的病人是否需要輔助性放射治療,則有些不同的看法。包括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以及日本的學者,都認為 stage II 病人手術後不需要輔助性放射治療。

這些研究都是約一百多個病人的回溯性研究。而今年,日本人團結起來用他們全國的資料庫,總共收集了 2835 個胸腺腫瘤的病人!其中有 895 個 stage II 以及 370 個 stage III 的病人;31.9% 接受術後輔助性放射治療。他們發現,對於 stage II 或 III 的 thymoma 而言,輔助性放射治療並沒有顯著降低復發機率或整體存活

大家都知道,看回溯性研究時要小心各式各樣的偏誤 (bias),不過這樣的研究還是對於我們了解胸腺瘤的特性有所幫助。

各位觀眾,你會如何處理你的下一個 Masaoka stage III thymoma 病人呢?

參考資料:

Curran et al. Invasive thymoma: the role of mediastinal irradiation following complete or incomplete surgical resection. J Clin Oncol. 1988 Nov;6(11):1722-7.

Mangi AA, Wright CD, Allan JS et al. Adjuvant radiation therapy for stage II thymoma. Ann Thorac Surg. 2002 Oct;74(4):1033-7.

Haniuda M, Miyazawa M, Yoshida K et al. Is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for thymoma effective? Ann Surg. 1996 Aug;224(2):219-24.

Omasa M, Date H, Sozu T et al.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s effective for thymic carcinoma but not for thymoma in stage II and III thymic epithelial tumors: 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on the Thymus Database Study. Cancer. 2015 Apr 1;121(7):1008-16.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流行病學] 猜猜,你這輩子得到癌症的機會是多少?

Image: eternaltyro @ openclipart
(好像不小心把答案寫太大了,這樣算放水嗎 XD)

你會不會覺得,癌症病人怎麼越來越多?同事、鄰居,本來好端端的,結果也得了癌症。新聞上也滿滿是得了癌症而去世的名人。到底怎麼回事?

事實上,癌症的人數的確越來越多。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癌症人數幾乎每十年就會倍增。 1984 年診斷 18000 人、1994 年診斷 35600 人、2004 年診斷 71000 人有癌症,到最近的 2011 年,總共診斷了 92682 個癌症病人!

是因為黑心食品、工廠廢水、pm 2.5 嗎?環境的許多毒素對人體不太自然,也許真的造成了癌症發生率的上升。但是癌症人數的上升事實上可以用一個更簡單的理由來解釋 ── 因為現在的人壽命變長,死於意外或感染的機會變小了,相對就容易死於老年比較容易得的癌症。

英國的公衛學者也發表了在大英帝國的癌症發生率,比較從 1930 到 1960 年間出生的人,一輩子得到癌症的機會有多少。他們發現,對於一個出生在 1930 的男性,得到癌症的機率是 38.5%;出生在 1960 的男性,機率則上升到 53.5%。在女性方面,機率則是從 36.7% 上升到 47.5%。也就是說,在 1960 年出生的人們,有將近一半的機會會在此生得到癌症

而在得到癌症的人當中,統計也約有 50% 的人會在各式治療中包含放射治療。這樣算起來,所有人口的 25% 都會踏進放射腫瘤部的大門!

依照目前的觀察,隨著預期壽命提升,癌症的發生率很有可能會繼續上升。未來的健康照護體系應該審慎考慮未來的資源配置,該如何因應占所有人口數一半的癌症病人。癌症的治療成績越來越好,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癌症病人進入完全緩解 (clinical remission) 的狀態,這些病人的長期處置、生活品質的提升、以及第二原發癌症的處理,將會是未來重要的課題。

參考資料:

民國100年癌症登記報告.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5/1/27 更新. http://www.hpa.gov.tw/BHPNet/Web/Stat/StatisticsShow.aspx?No=201404160001

Barton MB, Jacob S, Shafiq J et al. Estimating the demand for radiotherapy from the evidence: a review of changes from 2003 to 2012. Radiother Oncol. 2014 Jul;112(1):140-4.

Ahmad AS, Ormiston-Smith N, Sasieni PD. Trends in the lifetime risk of developing cancer in Great Britain: comparison of risk for those born from 1930 to 1960. Br J Cancer. 2015 Mar 3;112(5):943-7.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乳房腫瘤] 針對 pN1 究竟需不需要術後輔助放射線?

放射治療在乳癌的治療當中,占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所有接受乳房保留手術的病人,在開完刀之後都應該接受放射治療;而接受乳房全切除者,則應依據淋巴結被侵犯的程度來判斷是否需要後續的局部放射治療。

針對乳癌,有許多文獻探討術後放射治療的必要性。其中最重要的要屬 EBCTCG (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他們將數個大型的臨床試驗結合起來,並報告了 meta-analysis 的結果。

EBCTCG 過去的報告告訴我們,接受乳房全切除的病人,接受術後放射治療降低了整體復發的機率。在 2014 年 6 月也發表的更新,除了將追蹤時間拉長外,也對於腋下淋巴結的侵犯程度做了一個探討。他們發現,在沒有任何淋巴結侵犯的病人身上,放射線治療並無助益;對淋巴結四顆以上陽性的病人,術後放射線治療可以降低整體復發與乳癌死亡率。最重要的,對於只有一至三顆淋巴結陽性的病人,術後放射線治療也是可以降低整體復發與乳癌死亡率的。因此,目前主流的想法是只要有一顆淋巴結陽性,都會建議做術後的放射治療。

不過最近瑞典的學者發表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追蹤了瑞典兩個不同區的所有 pN1 乳癌病人;接受乳房全切除的分別是1490與1482人。在這兩個區中,對於 pN1 是否需要放射治療有不同的看法 (分別有 15% 和 89% 在乳房全切除後接受放射治療),但其他部分治療則相當一至。他們發現,這兩個族群的存活曲線幾乎完全重疊,看不出有統計上的意義

作者認為,手術以及全身性化療的進步可能抵銷了 EBCTCG 中放射線治療所帶來的效益;即使有幫助,其幅度可能太小以至於無法在他們 n=2800 的分析中表現出來。

有沒有別的報告支持他們的看法呢?MD Anderson 的學者分析了近代 (2000-2007) 的 pT1-2N1 病人,發現這群病人的復發機會比早期 (1978-1997) 的病人降低許多。術後放射治療降低了早期病人的復發率,卻沒有降低近代病人的復發率

總歸來說,如果以證據等級而言,目前的 Level I 證據是 EBCTCG 的報告,對於 pN1 的病人給予術後放療是有幫助的。但瑞典和 MDACC 的報告給了我們一點線索,或許現代的手術與化療可以把復發的機會降低,低到不需要再加上放射治療。

參考資料:

Nordenskjöld AE, Fohlin HI, Albertsson P et al. No clear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on survival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1-3 positive node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Ann Oncol. 2015 Apr 3. pii: mdv159.

EBCTCG (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 Effect of radiotherapy after mastectomy and axillary surgery on 10-year recurrence and 20-year breast cancer mortality: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or 8135 women in 22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 2014; 383: 2127-2135.

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轉移性腫瘤][安寧照護] 對於腦部轉移的腫瘤進行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後,還要不要加全腦照射?

© 2015 Accuray Incorporated.

癌症轉移到腦部了!偏偏腦部又是一個化療藥物到不了的地方,怎麼辦呢?

過去腦部轉移都是用全腦照射 (Whole brain irradiation, WBRT) 來治療,控制效果也算是相當不錯,通常可以緩解病人的神經學症狀。但是寧可錯殺一萬,不可放過一個癌細胞的做法,也對正常的腦部組織有相當大的傷害。

針對只有一顆的腦部轉移,目前的世界潮流是外科手術切除或立體定位放射手術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SRS) 來解決。由於化療的進步,全身性的控制越來越好,因此也有逐漸放寬標準至4顆轉移、甚至10顆轉移都用 SRS 來治療的想法。(應該沒有外科醫師會想開掉四顆腦部轉移吧 XD)

做完 SRS 後,還要不要加上全腦照射呢?一來,過去把 SRS 視為一個對局部劑量增強的辦法;二來,既然有一顆癌細胞到得了腦部,就有千千萬萬顆癌細胞到得了,現在沒看到只是太小顆罷了。在這樣的想法之下,SRS 加上 WBRT 是合理的做法。

不過這樣腦部還是很傷啊!如果把 WBRT 往後延到腦部復發時再治療,會不會更好呢?過去的 Cochrane review 的結論是對於手術切除或是 SRS 的病人,加上 WBRT 只有較弱的證據可以提高控制率。

今天介紹的這篇文章,作者們去搜尋文獻之後,總共收錄了三篇隨機臨床試驗,合起來做 meta-analysis。他們發現,治療的結果跟年紀有很大的關係。對於 <50 歲的病人,加上 WBRT 對存活率反而有反效果;而對於 >50 歲的病人,加上 WBRT 可以顯著降低 SRS 目標之外的腦部復發。

很複雜吧?治療腦部轉移,除了要猜病人會不會因為腦部轉移死掉,還要一面猜他會不會因為原發腫瘤死掉。如果 <50 歲身體太強健了,可得好好幫病人保存腦部功能才行呀...

參考資料:
Soon et al. Surgery or radiosurgery plus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versus surgery or radiosurgery alone for brain metastase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4 Mar 1;3:CD009454.

Sahgal et al. Phase 3 trials of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with or without whole-brain radiation therapy for 1 to 4 brain metastases: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5 Mar 15;91(4):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