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乳房腫瘤] 再訪早期乳癌之淋巴結放射治療:MA.20 Trial
對於早期的乳癌,以乳房保留手術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BCS) 加上放射線治療的效果相當不錯。
然而,仍有一部份的病人會發生遠端轉移的現象。從過去的研究,我們認為造成遠端轉移的癌細胞,可能潛藏在淋巴結內。因此對於淋巴結的預防性照射,在許多癌症中都證實對病人有益。
這篇 NCIC MA.20 試驗,就是希望探究在 pN(+) 或是 pN0 但高風險的病人族群中,給予 Internal mammary nodes (IMN) 以及 supraclavicular nodes (SCV) 預防照射,是否能夠改善病人的預後。
在試驗設計方面,病人隨機分派至控制組與實驗組。控制組採用標準全乳房照射 (Whole breast irradiation, WBI),劑量為 50 Gy / 25 fx。 實驗組除了全乳房照射之外,並針對 IMN、SCV、以及 Axillary nodes 給予 50 Gy / 25 fx 或 45 Gy / 25 fx 之照射 (Regional nodal irradiation, RNI)。
兩組之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與是否給予 10-16 Gy 之 boost 皆交由主治醫師決定。
最後收錄了 1800 位病人,平均分配至兩組。10-yr OS 為 81.8% (WBI) vs. 82.8% (WBI + RNI),無統計上顯著差異。若單獨看 ER(-) 之病人,其 10-yr OS 為 73.9% (WBI) vs. 81.3% (WBI + RNI),p=0.05。
若細究病人死亡原因,則 WBI+RNI 組死於乳癌的比率下降;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率,與控制組相同;而死於其他癌症的略多於控制組,以致最後 Overall survival 相仿。實驗組的其他癌症與放射治療是否有關,並無明確的答案。
在局部控制方面,10-yr DFS 為 77% (WBI) vs. 82% (WBI+RNI),達統計顯著差異。對於遠端轉移,10-yr DMFS 為 82.4% (WBI) vs. 86.3% (WBI+RNI),亦達統計顯著差異。
整體而言,增加對於 IMN 及 SCV 之放射治療,對於乳癌的局部控制與預防遠端轉移皆有明顯益處。然而,在此試驗中,較多的其他癌症導致兩組之整體存活相仿,故目前無法強烈建議對於所有的早期乳癌病人給予 IMN/SCV 之照射。
參考資料:
Whelan et al. Regional Nodal Irradiation in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15 Jul 23;373(4):307-16.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胸腔腫瘤] 第三期肺癌 CCRT 後加上鞏固性化療並無幫助
針對第三期肺癌,目前的治療建議是採用多管齊下的治療,而同步的化學治療併放射治療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CRT) 又被證實比循序的治療 (Sequential chemoradiotherapy) 來得更理想。
然而,在這樣的治療策略之下,病人的預期中位存活仍不到兩年,因此也積極在尋覓其他補強的方法。有鑑於此,CCRT 之後進行鞏固性的化療 (Consolidation chemotherapy) 也成為一個研究中的選項。
本篇研究為一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病人隨機分組至接受 CCRT (觀察組) 或 CCRT 接著鞏固性化療 (實驗組)。CCRT 的設計為 66 Gy / 33 fractions,合併 docetaxel 與 cisplatin;鞏固性化療亦採 docetaxel 與 cisplatin,共打三個療程。
試驗共隨機分派 437 位病人,最後分析 420 位病人。實驗結果發現,兩組病人之 PFS 與 OS 皆未達統計顯著之差異;其中位存活 (Median OS) 為 20.6 與 21.8 個月。
故針對第三期肺癌,根治性 CCRT 後加上鞏固性化療並無幫助,單獨 CCRT 仍然是目前最佳之治療。
參考資料:
Ahn et al. Multinational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With or Without Consolidation Chemotherapy Using Docetaxel and Cisplatin After 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 in Inoperable Stage II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KCSG-LU05-04. J Clin Oncol. 2015 Aug 20;33(24):2660-6.
然而,在這樣的治療策略之下,病人的預期中位存活仍不到兩年,因此也積極在尋覓其他補強的方法。有鑑於此,CCRT 之後進行鞏固性的化療 (Consolidation chemotherapy) 也成為一個研究中的選項。
本篇研究為一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病人隨機分組至接受 CCRT (觀察組) 或 CCRT 接著鞏固性化療 (實驗組)。CCRT 的設計為 66 Gy / 33 fractions,合併 docetaxel 與 cisplatin;鞏固性化療亦採 docetaxel 與 cisplatin,共打三個療程。
試驗共隨機分派 437 位病人,最後分析 420 位病人。實驗結果發現,兩組病人之 PFS 與 OS 皆未達統計顯著之差異;其中位存活 (Median OS) 為 20.6 與 21.8 個月。
故針對第三期肺癌,根治性 CCRT 後加上鞏固性化療並無幫助,單獨 CCRT 仍然是目前最佳之治療。
參考資料:
Ahn et al. Multinational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With or Without Consolidation Chemotherapy Using Docetaxel and Cisplatin After 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 in Inoperable Stage II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KCSG-LU05-04. J Clin Oncol. 2015 Aug 20;33(24):2660-6.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輻射生物學] 輻射與免疫反應:神秘的 Abscopal Effect
神秘的 Abscopal Effect
然而,科學家很久以前就發現,有時接受放射治療後,其他沒有接收劑量的地方卻也突然消失!這個罕見的情況被稱之為 Abscopal Effect,但過去的科學家並不知道其原因或什麼時候會發生。
經過數十年的輻射生物學以及免疫學研究,我們目前認為 Abscopal Effect 和人體的免疫系統有關。放射治療造成癌症細胞死亡後,放出許多抗原,讓免疫系統得以認識這些抗原並培養出毒殺癌細胞的淋巴球。這些淋巴球再攻擊其他未接受放射治療的病灶,造成臨床上的 Abscopal Effect。
紐約大學的研究者在動物實驗上取得成果後,進一步設計了人體試驗,企圖誘導 Abscopal Effect 在人體上出現。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臨床試驗設計
![]() |
Modified from Figure 1. Golden et al. |
參加這個臨床試驗的病人,其癌症都已多處轉移,且對目前之化療或荷爾蒙治療之反應為穩定(SD)或進展中(PD)。病人至少必須有三個以上可以測量 (≥1 cm)的病灶。醫師挑定其中兩個病灶做為照射目標,依次給予 35 Gy / 10 fx 的劑量。放射線治療的第二週,給予病人 GM-CSF 的皮下注射。最後,量測沒有被照射的病灶大小(圖中的三角形),觀察其大小變化。
病人在放射治療的過程中,仍然續用其原本的化療或荷爾蒙治療。在治療結束後,再測量沒有被照射的病灶大小,以直徑縮減超過 30% 定義為 Abscopal Effect 產生。
從案例報告邁向可控制
此一臨床試驗,驗證了在人類身上誘導 Abscopal Effect 是可行的。值得一提的是,實驗設計中負責活化免疫系統的藥物 GM-CSF,其實已經在臨床上使用許久。大家對此藥的特性相當熟悉,用起來也不會太害怕。用這麼熟悉的藥物就可以誘導出 Abscopal Effect 產生,相當引人入勝。
放射治療與免疫學
參考資料
Demaria et al. Role of Local Radiation Therapy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JAMA Oncol. 2015 Aug 13.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消化道腫瘤] 術前化學治療併放射治療,可增加食道癌整體存活率!(CROSS Trial)
食道癌仍然是一個棘手的疾病。針對局部中晚期的食道癌,不論是局部復發率或是遠端轉移率都不低,因此陸續有相當多學者嚐試各式輔助治療。
在術前的化學治療併放射治療 (Neoadjuvant CCRT) 方面,幾個小規模的臨床試驗結果互有出入,一直到較為大型的 CROSS Trial 發表之後,大家才認可這樣的做法應該視為標準作法。
而 CROSS 的長期追蹤資料也在最近發表於 Lancet Oncology,大家就一起來複習一下吧!
CROSS Trial
術前的化學治療採用 Carboplatin + Paclitaxel,而放射治療的劑量為 41.4 Gy / 23 fractions。主要觀察終點為整體存活 (Overall survival),並且也會觀察副作用及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2012 年在 NEJM 發表了短期追蹤的成果,當時的中位存活 (Median OS) 在術前治療組為 49.4 個月,而單獨手術組為 24 個月,並達統計顯著性。故針對此一族群,術前化學治療併放射治療遂成為標準治療。
長期追蹤結果
術前治療組的病人,不只局部復發率較低,遠端轉移的比例也較低,因而貢獻了整體存活的差異。
在 CROSS Trial 當中,Adenocarcinoma 之病人占去 75%,而 SCC 之病人僅占 23%。然而,術前治療對於 SCC 的病人效果更為顯著。這個觀察對 SCC 佔大多數食道癌的台灣而言,是值得注意的結果。
整體而言,CROSS Trial 的長期追蹤結果,再次證實了針對中晚期食道癌,術前化學治療併放射治療是較為理想的治療。
參考資料
van Hagen et al.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for esophageal or junction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12 May 31;366(22):2074-84.
Shapiro J et al.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plus surgery versus surgery alone for oesophageal or junctional cancer (CROSS): long-term results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Oncol. 2015 Sep;16(9):1090-8.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