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到血管的局部晚期肝癌
肝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二的癌症,約有一半的病人在診斷的時候已經是局部晚期,經常伴隨有大血管侵犯,預後也很差。
這群病人根據目前最廣為使用的巴塞隆納臨床肝癌分期系統(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為第C期(按照AJCC第8版則為T4以及stage IIIB ),目前證據最強的治療方式為標靶藥物蕾莎瓦(Sorafenib),然而其反應率(ORR)相當低(CR: 0%, PR: 2%~3.3%),相較於安慰劑延長的中位數存活期僅有2.3-2.8個月,使得受益相當有限。
肝動脈化學栓塞療法(TACE)加上放射治療(RT)
近年來放射治療技術進步,開始廣泛運用於肝癌各期別,2015年JAMA Oncology發表的整合分析和系統性回顧包含了25篇trials (11 RCTs)及2577 位病人,其中接受TACE加上一般RT比起單獨TACE有更好的一年存活率及提高臨床上完全緩解比率,且合併療法帶來存活率增加的好處會隨著追蹤時間拉長在追蹤第2, 3, 4, 5年的效果越來越明顯。
對於侵犯到血管的局部晚期肝癌也有其他回溯性研究證實TACE+RT的安全性及治療成效。然而針對有大血管侵犯的肝癌,TACE+RT的合併療法目前尚缺乏隨機對照試驗。
試驗設計
韓國首爾牙山醫院的學者設計了這個隨機分配臨床試驗,收案條件為20歲以上體能狀態良好(ECOG: 0-1),腫瘤有大血管侵犯(macroscopic vascular invasion, MVI)但肝門靜脈尚有血流,Child-Pugh class A,白蛋白≥2.8 g/dL,總膽紅素≤3 mg/dL,ALT小於10倍正常上限值,尚未接受過治療的肝癌病人。
MVI定義為在多期電腦斷層掃描(Dynamic CT)上腫瘤附近的肝門靜脈或是肝靜脈有血管內有充盈缺損(Filling defect),在動脈期呈現密度增高,門靜脈期或延遲期呈現低密度,腫瘤至少侵犯到肝門靜脈的第一或第二分枝。
病人以1:1的比例隨機分配至兩組,分別為:
- 肝動脈化學栓塞療法加上放射治療 (TACE - RT)
- 蕾莎瓦(Sorafenib)一天兩次400mg (800mg/d)
TACE使用2mg/kg的cisplatin以及Lipiodol和Gelfoam,並在半年內每6週重複治療一次,半年後每6-8週重複TACE治療
放射治療在第一次TACE之後三週內開始治療,腫瘤體積(GTV)為吐氣末期CT影像上的血管侵犯加2公分包含到附近的腫瘤(GTV included vascular invasion and a 2-cm margin into the contiguous HCC),按照不同的呼吸週期影像決定腫瘤移動範圍邊界(ITV),再加0.7公分當計劃靶體積(PTV),劑量則為每次2.5-3.0 Gy總劑量45 Gy,並使用3DCRT及呼吸調控來進行放射治療(respiratory-gated beam delivery technique)
TACE - RT 顯著增加無惡化存活期
此試驗在 2013-2016年間,共收案 90位病人,以1:1的比例平均分配至以上兩組。有B型肝炎的病人佔84.4%,腫瘤最大直徑的中位數為9.7公分, 78.9%有多顆腫瘤, 58.9%有單側肝門靜脈侵犯, 41.1%有多處血管侵犯,所有病人都沒有肝外轉移。
12週時:
- 無惡化存活率TACE-RT組顯著高於Sorafenib組(86.7% vs 34.3%; P < .001)
- 影像上的反應率(CR+PR) TACE-RT組也顯著高於Sorafenib組(28.9% vs 4.4%; P < .002)
- 在確認有影像上的惡化後有20位Sorafenib組的病人轉換治療方式成TACE-RT,但沒有TACE-RT組的病人轉換治療為Sorafenib (P < .001)
24週時:
- 無惡化存活率TACE-RT組顯著高於Sorafenib組(55.6% vs 2.2%; P < .001)
- 影像上的反應率TACE-RT組也顯著高於Sorafenib組(33.3% vs 4.4%; P < .002)
- 有34位Sorafenib組的病人轉換治療方式成TACE-RT,有9位TACE-RT組的病人轉換治療為Sorafenib (P < .0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